皮肤瘙痒

主穴(严格按照三部曲使用并推拿按摩):肺俞穴,曲池穴,百虫窝穴

副穴(仅需使用产品推拿按摩):华佗夹脊穴,血海穴,内关穴,鱼际穴,阴陵泉穴,三阴交穴

 

皮肤瘙痒症(cutaneouspruritus)。系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,且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。在经过中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,如抓痕、血痂等,并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或部位,可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类。中医文献早在《内经》中即有"诸痛疮痒,皆属于心"的记载。唐·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中对本病作了具体描述,如"痒症不一,血虚皮肤燥痒乾,宜四物汤加防风……妇人血虚,或通身痒,或面痒,如虫行皮中……有脾虚身痒,本无疥癣,素非产褥,洁然一身,痒不可任,此乃脾虚所困。"经云:"诸痛为实,诸痒为虚。《外科大成·诸痒》中将痒分为两种,如"诸疮痛痒,皆属于火。又云风盛则痒……若风热内yin血虚作痒者,又当凉血润澡。"总之,中医认为本病因风邪所致,即诸痒皆属于风,属于虚,"血虚生风,风盛则痒。"风瘙痒之病名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·风瘙痒候》,曰:"风瘙痒,此由游风在于皮肤,逢寒则身体疼痛,遇热则瘙痒。"

 

 

症状

       1.阵发性剧烈瘙痒 瘙痒发作常有定时,一般以精神变化、入睡前、气温变化、饮酒及食辛辣食物最易引起。一经发作,常难以忍受,须强力搔抓,有时甚至借助器械搔抓,直至皮破血流,感觉疼痛,始可住手。

 

 

2.无原发损害 由于频繁搔抓,皮肤常出现抓痕、血痂、色素沉着、湿疹化、苔藓化等继发损害。

 

3.本病发生随年龄、季节而有不同。一般以老年人多见(老年性皮肤瘙痒症),冬夏易发(冬季皮痒症、夏季皮痒症),发于冬季者,春暖可愈;发于夏季者,入冬即轻。

 

4.泛发性皮痒症(P.universalis) 常由一处开始,逐渐扩延,甚至可遍布全身。多见于老年人。除因老年皮肤萎缩干燥易于发生外,内脏癌肿、肝脏病、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,均易伴发本症。

 

5.限局性皮痒症(P.localis) 瘙痒限于某一局部,有可同时数处被侵。多与局部因素有关,一般以外阴、肛门、头部、小腿、掌跖、外耳道等处多见。

 

(1)外阴瘙痒症:男女均可发生,多见于中年。男性多发于阴囊(阴囊瘙痒症P.scroti)有可扩展至阴茎根部。女性多见于大阴唇(女阴瘙痒症P.vulvae)及其附近部位。外阴瘙痒每因处理不当或滥用刺激性药物而转为慢性,皮肤表现为浸润肥厚,易继发湿疹化,瘙痒剧烈,病程迁延,多年不愈。

 

(2)肛门瘙痒症(P.ani):中医称谷道痒,认为和大肠湿热,蕴结生虫有关。瘙痒一般局限于肛门及其周围皮肤。以中年男性多见。蛲虫病的患儿,肛门瘙痒多在夜间加重,可发现蛲虫及找到蛲虫卵 (夜间的阳性检出率较高)。成人则多由痔疮、肛裂等所致,少数患者找不到明显的原因。常因反复搔抓,局部潮湿,使肛周皮肤出现浸润、糜烂、皱襞肥厚,辐射状皲裂,湿疹化或苔藓样变。

 

(3)头皮瘙痒症(P.capitis):多见于头皮脂溢患者,尤以黎明醒觉时为著,头皮剧痒难忍,往往继发湿疹、毛囊炎或疖。

 

(4)小腿瘙痒症(P.cruris):主要见于小腿静脉曲张、鱼鳞病或皮肤干燥者。寒冷刺激,袜带及裹腿束缚紧张常为诱因。

 

根据初发时仅有瘙痒,而无原发皮损,同时又排除了湿疹、神经性皮炎、虱病、疥疮等疾病,可作出该病诊断。确立诊断之后,要进一步判断是全身性(或泛发性)还是限局性,更为重要是寻找到引起瘙痒的原因,为此需要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,以便更为有效的治疗。